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少年闰土》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1《少年闰土》这篇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我”与闰土的友谊及对他的怀念之情。课文先写“我”记忆中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和友谊。
《少年闰土》中的人物描写极富典范性,在授课时我抓住其中人物描写的示范点,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
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少年闰土外貌的句子:“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读一读,然后进行讨论:“你觉得这段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通过理解体会到:从“戴小毡帽”中看出闰土是一个住在江南一带农村的孩子;从“紫色的圆脸”可看出闰土是一个经常被太阳晒,海风吹的孩子;还可以看出他经常劳动,是一个能干的人;从这些外貌中可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十分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这时,我小结说外貌描写能让读者准确地认识人物。我们对少年闰土的形象身份的认识和概括都是从少年闰土外貌描写中体会出来。这时我抛出一问:“课文 ……此处隐藏15300个字……猹、看跳鱼儿这四件事有没有内在联系?在学生自我的思考和交流及我的引导之下,学生明白了这四件事都是为了突出闰土的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品质。之后,我又让学生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先让他们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学生很快找到了文中中心句是最终一段“的确,我的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我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我又让学生思考文中的四件事与这个中心句的内在联系,学生很快就说出了这四件事都是为了突出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我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紧之后,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少年闰土》中,加上一个故事写闰土读书十分用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加上一个故事写鲁迅一生出版了很多的文学作品,有很多粉丝。你觉得适宜吗?学生纷纷说道不适宜,因为与文中所要表现的人物品质不统一。我又让学生回到文中,比较一下四个故事作者在写的时候着重点是否一样。学生很快发现了,《少年闰土》中重点写“看瓜刺猹”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重点写“救助车夫”的故事。我告诉学生,用几个不一样的事件来突出一个人的品质时,每个事件指向的都应是人物的同一品质,并且几个不一样事件在写的时候要抓住最突出的事件来写,这便是文章的写作思路。
学生懂得之后,我让学生自我思考,如果你要写某个同学,你准备用几个不一样的事件来突出他的品质,你打算怎样写。学生经过讨论交流之后,分别说出了自我的想法,整个构思比较清晰合理。
在这节课中,我虽然只引导学生学会了拟小标题、理清文章的主要思路两个小目标。但整节课下来,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在语文方面的本事有所提升。整节课目标集中、单一清晰,学生学习得较为扎实有效。仅有基于单元导语,展开整合教学,理清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的语文课才会更加简约,学生才会学得更加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