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牙绝弦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伯牙绝弦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材简析:
《伯牙绝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它是学生接触的第二篇文言文。讲述了音乐家俞伯牙为悼念知音钟子期而摔破古琴不再复弹的故事。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标准,它是东方文化之瑰宝。
学情分析:
文言文,时空跨越较大,学生存在着明显的语言障碍,理解障碍。
教学目标:
知识: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祖国悠久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能力: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情感: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方法
教法:运用“对比”法、“联想”法和“资源整合”法。
学法:采用“自读自悟”法渗透“读、思、议、悟”等学法。
设计流程:
一、反复诵读,感触知音之义
播放乐曲《高山流水》并告诉学生:文言文是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艺术宝库中 ……此处隐藏1615个字……卧故山秋。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此设计我旨在通过资源整合,让学生体会由知音衍生的音乐美、形象美、语言美、意境美,从而感受我国经典的无穷魅力。
五、熟读成诵,感怀知音于心
古诗文不但要立意,还要让学生化言。把文字内化成语言,把语言运用到生活中,铭记在心中。因此,我安排了学生熟读成诵典存经典这一环节。
1、积累名言名句。
学生自由诵读并积累有关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
2、运用名言名句。
学生自选以上名言、名句写几句话。
3、仿写名言。
模仿以上名言形式仿写一句名言并署上自己的名字。
至此,整节课将在古典诗文的浸润中落幕,回顾整节课的设计,我始终本着以下三点原则来建构。
(一)读为串珠线
读是打开语言文字这个神秘宝盒的金钥匙,教学中我针对文言文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逐层深入的读拨动学生心弦。初读理解、读中联想、对比解读、激情诵读让学生不知不觉走进了这个经典,聆听了这声叹息,见证了这种寻求,从而向往这份美好。
(二)知音为文本链
“知音”是隐藏在文本中的一条暗线,教学时我抓住关键句子“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进行教学。通过感知音之本义,解知音之内涵,悟知音之美妙,使学生获得语言的感悟和对文意的逐层认识提升。
(三)琴为情感带
境由心造,琴为心生。对于伯牙来说,琴,原来只是他另外一个自己,整节课我围绕绝弦展开教学。课始引导学生从字面上理解绝弦本意,课中探寻为何绝弦,课末深化绝弦内涵。